当前位置:首页>长城资讯>青海召开全省文物局长暨一普工作总结表彰会

青海召开全省文物局长暨一普工作总结表彰会

发布时间:2018-04-28
作者:

4月24日,青海省2018年全省文物局长暨青海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总结表彰会议在西宁召开。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党组书记、厅长高玉峰出席会议并讲话。青海省文物局局长牛军总结了近年来文物工作成绩,安排部署下一阶段文物重点工作。会议对青海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进行了总结,对全省可移动文物普查9家先进集体、29名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颁发了获奖证书。

高玉峰在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全省文物系统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文物事业呈现出昂扬向上的发展态势。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物工作,为全面推动全省文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文物保护政策性文件相继出台,为文物工作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各部门职责得到发挥,文物工作呈现出新的局面。全省文物保护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文物保护利用力度加大。着力挖掘优秀文化遗产,文物价值不断彰显。文物法治建设取得新进展,文物安全管理能力全面提升。他还要求,全省文物系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始终坚守文物安全底线,更好地服务大局,使文物工作更多更好地服务社会、促进发展、惠及民生。

牛军回顾了近年来青海省文物工作取得的成绩,对下一阶段文物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近年来,青海省文物资源状况基本摸清,文物基础工作扎实推进。根据青海省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全省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6411处,其中新发现2416处。目前全省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1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88处。全省有博物馆、纪念馆37个,共登记可移动文物69960件套。经长城资源调查,全省明长城总长度达363.44公里,分布于全省12个县(区)。文物保护资金投入逐年增加,保护力度明显加大。2015—2017年,加大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的申报和维修保护工作,争取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71752万元,省级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6000万元,实施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修缮、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考古发掘、三防、保护规划编制等文物保护项目,使省内200余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得以顺利实施。文博创意产品开发工作步伐加快。青海省博物馆、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试点单位,黄南州民族博物馆等5个博物馆被确定为省级试点单位。“青海文博商店”成功运营,成功举办了青海首届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他指出,2018年全省文物工作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牢把握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时代要求,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切实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意识,加快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全面夯实文物基础工作,不断完善文物管理体制机制,加大保护传承力度,提升文物事业发展质量,提高文物行业治理能力,努力开创全省文物工作新局面。2018年,全省文物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着力加强党的建设;履行文物安全职责,切实改善文物安全状况;实施文物保护重点工程,提升文物保护利用水平;提升博物馆公共服务水平,发挥文物服务社会功能;推动文物考古研究迈向新台阶;全面推进文物旅游产业的融合,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落实文物事业发展改革任务,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大文物保护宣传和人才培训力度。

会议对青海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进行了总结表彰。此次普查基本摸清了青海省国有单位和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宗教场所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情况和保存状况,初步实现了摸清家底、建立机制、服务社会的三大目标。全省共参加普查人员1018人,落实各级普查机构共普查经费2204万元,其中省级财政共投入935万元,市(州)、区(县)级财政共投入1269万元,为普查工作有序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普查期间,全省共调查6000余家国有单位和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宗教场所,并对388家反馈收藏有文物的国有单位和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宗教场所进行了普查。经实地普查并确认登录有文物的国有单位及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宗教场所可移动文物收藏单位为254家,登录可移动文物共计69960件/套,实际数量为312793件,登录珍贵文物总数2746件/套,涉及文物类别34项。普查时对文物收藏单位信息、文物保管信息、管理情况等同步开展了调查,确保了全省可移动文物基础数据的全面性、准确性。普查结果显示,全省可移动文物呈现出资源丰富、收藏体系多元化、文物类型众多、文物数量快速增长等特色。

鉴于青海省可移动文物收藏主要集中在宗教场所的实际情况,此次普查,青海省普查办克服多重困难,扩大了普查范围,将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宗教场所纳入普查范围,登录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宗教场所211家,占全省登录的文物收藏单位的80%。共普查登录可移动文物8715件/套。在普查当中发现登录的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宗教场所可移动文物基本为新发现的可移动文物,文物类别丰富,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研究价值。各级普查机构通过摸底调查、实地普查、重点认定等方式,加大对新发现文物资源的梳理调查和登记,对博物馆、考古所、档案馆、图书馆等文物收藏单位的可移动文物进行了全面清查、登录。这些新发现的可移动文物对进一步研究我省丰富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玉树州文物局、贵德县文管所、青海省博物馆等六个单位负责人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全省各市(州)、县文物(文化)局局长(文管所所长)、各市(州)博物馆馆长、省直文博单位中层以上干部、青海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等,共计120余人参加会议。(魏艳丽)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