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长城资讯>好样的!他们荣获国家级荣誉
好样的!他们荣获国家级荣誉
他们是一群普通人,年复一年,做着一件件看似平凡却并不平凡的事。他们默默坚守、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助力文化遗产代代相传,助力中华文化薪火永续,他们就是阿拉善左旗驼峰(长城)文物保护队的44名队员。近日,他们荣获了“2021年度最美文物安全守护人”荣誉称号,这是内蒙自治区唯一荣获此殊荣的队伍,也是国家文物局给予“44名驼峰队员”的最高荣誉。
90后哈萨娜自2018年加入巴彦浩特镇驼峰文物保护队以来,看护着汉至西夏长城-大敖包烽火台、小敖包烽火台,上水沟遗址,阿拉善王府博物馆。每个月她都会定期去自己的文物点转上一圈,过程中会认真查看每个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及周边有无异常,有无人为破坏,遭受自然灾害破坏情况,有无外来可疑人员,并做好记录。同时向居民群众宣传文物保护知识,希望阿左旗历史文化遗产一代代的传承下去。
2015年9月,阿拉善左旗驼峰(长城)文物保护队成立,这是一支由巴润别立镇、乌力吉苏木、敖伦布拉格镇等9个苏木镇的44名农牧民组成的基层文物保护队伍。队员们根据各自居住地点,分配巡查点段,以流动的形式直接参与文物保护工作。他们骑着骆驼或摩托车定时、不定时地对周边不可移动文物点进行看护、巡查、宣传,并将发现的情况及时反馈到阿左旗文物保护中心,使得破坏、盗窃文物遗址的事件得以及时处理。驼峰(长城)文物保护队的加入,为阿左旗文物保护工作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对保护文物遗迹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阿左旗文物保护点数量众多,已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点就有393处,既有石器时代的石器打击制作场,反映远古游牧生活的岩画群,还有历史遗留下来不少烽火台、城址、围墙等军事工事。另外,阿左旗境内还有汉至西夏长城所属烽火台及城障180座,墙体两段共3578米,明代烽火台34座,二边长城44.789公里,是内蒙古自治区古长城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