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长城资讯>走进河北博物院 唱响祖国赞歌 同享中秋佳节
走进河北博物院 唱响祖国赞歌 同享中秋佳节
2017年国庆中秋假期,河北博物院又迎来一波参观热潮。10月1日至8日,观众人数65829人次,与2016年同期(36394人次)相比,增长了81%,日参观量最高值达11436人次,比去年增加了5093人次。截至10月8日,全年参观人数为89.8万人次,与2016年全年的参观人数相比,增加了21万余人次。
丰富展览 讲好故事
国庆假期,河北博物院9大基本陈列正常开放,临时展览继续讲述好系列故事,喜迎国庆与中秋佳节。
《茶马古道——八省区文物联展》展示了茶马古道的发展繁荣和沿线的风土人情。《神·奇·古蜀——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文物展》展示了古蜀国的神秘与奇幻。《万方同乐 美美与共——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30周年纪念展》向广大观众传达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万方同乐、美美与共的美好期盼。《“迎庆党的十九大——歌唱祖国 礼赞英雄”主题创作成果展》则展现了燕赵儿女歌唱祖国、礼赞英雄的热情。
精彩活动 共享文宴
为营造祥和、温馨的节日氛围,献礼祖国与党的十九大,河北博物院结合临时展览,针对不同的观众群体,筹备了丰富的社会教育活动。
结合《神·奇·古蜀——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文物展》,河北博物院为本地观众开启了一场古蜀探秘之旅。“探秘古蜀瑰宝”受到了未成年人的积极参与。通过展厅寻宝、分组探索、亲手制作五彩珍宝画,解开三千多年前的古蜀国之谜,鼓励小朋友们了解文物,学会探寻文物背后的故事。在“河北博物院公众活动在线”微信订阅号推出“古蜀文化每周一问”活动,也得到了观众的热情参与,吸引了更广泛的人群来到展厅,欣赏展览。
“诗情·画意·悦中秋”是河北博物院面向家庭推出的中秋节特别活动。通过讲述中秋节的神话故事、观看科普视频、朗诵诗词、制作传统手工灯笼等方式,让孩子和家长体验传统佳节的乐趣,寄托月圆人团圆的美好期许。
第16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走进河北博物院,带来的精彩表演将该院《万方同乐 美美与共——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30周年纪念展》推向高潮。特别推出的社教活动“惊险奇绝——领略杂技艺术”,通过观看杂技表演、体验转盘子和抖空竹等形式,让孩子们过足了瘾。
“快乐学堂”“博物馆里的动物世界”等系列活动,继续在周末推出。尤其是在10月8日文博讲坛之中国古建筑鉴赏,带领观众一同品味了中国古建筑的传统之美。尽管省会石家庄在连日阴雨绵绵,听众关心传统文化、支持文物保护的热情却有增无减,现场再次爆棚。
此外,文创商店已然成为公众来博物馆参观的又一处新的亮点。本次假期,河北博物院文创商店的营业额,较去年同期,增加了72%。长信宫灯冰箱贴,卧羊灯首饰盒、说唱俑存钱罐等产品,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可以“把博物馆带回家”,表达美好的期盼和心愿。
节假日前夕,河北博物院通过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平台等自媒体和公交车电子屏及时发布资讯和宣传信息,吸引了更多的观众走进河北博物院,也受到了河北日报、河北电台、石家庄日报、中新社、长城网等媒体的热烈关注。博物院已逐渐成为广大公众欢度佳节的一项理想选择。(河北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