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长城资讯>【圆桌讨论】长城脚下文化共享客厅——建言八达岭中国长城博物馆改造提升

【圆桌讨论】长城脚下文化共享客厅——建言八达岭中国长城博物馆改造提升

发布时间:2024-12-27
作者:国家文物局

1735287374546021751.jpg

图1 中国长城博物馆建设与发展圆桌对谈

“北京长城文化系列节庆”活动是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标志性文化活动,7月底在延庆区拉开序幕。“保护 传承 发展 共生——国家文化公园背景下的长城保护与发展”为主题的八达岭长城高峰论坛汇集了长城沿线多个地区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大家围绕如何弘扬长城文化精神,传播长城保护理念,推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开展了广泛的交流。

会议期间有一场聚焦中国长城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专家对谈,将大家的目光聚焦在了八达岭中国长城博物馆。

1735287386432013046.jpg

图2 中国长城博物馆在八达岭景区的位置

八达岭“中国长城博物馆”1994年建成正式对外开放。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以“中国”冠名的长城专题博物馆。博物馆位于八达岭关城与岔道城之间滚天沟内,现有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展陈面积3200平方米,开放之后在2007年进行了陈列改进,之后沿用至今。显然,在北京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中,中国长城博物馆的整体提升将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除了政府各级管理机构和专家学者的研究,作为长城脚下延庆区毕业的一名大学生,我也有一些自己的建议。


1735287397082040587.jpg

图3 中国长城博物馆鸟瞰


    01 复合的功能

—— 长城文化共享客厅


中国长城博物馆位于八达岭长城脚下,从长城博物馆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承载的功能来看,应当作为长城脚下的文化会客厅,将博大精深的中国长城历史文化浓缩为精华,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再层层呈现给观众,使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的人都能够直观、由浅入深地了解中国长城的历史与文化,从而了解长城,热爱长城,保护长城。长城、冬奥、世园是延庆区的三张金名片,中国长城博物馆应当是长城这张金名片的“制作者”、“引导者”、“推广者”


—— 长城文化研究殿堂


为了更好的传播长城文化,中国长城博物馆需要拥有实力雄厚的学术力量和研究水平,研究长城历史,挖掘长城价值,守护长城文脉,使长城博物馆成为长城脚下的学术殿堂,汇聚多学科长城研究成果,以丰富的手段讲好长城故事,阐释长城突出普遍价值,将长城文化传播给各地游人和世界各国的朋友们。同时也需要为研究长城的各类人群,提供学习和研讨的空间。


—— 长城文化国际交流舞台


中国长城博物馆不仅需要提升自身的展陈水平,随时调查了解参观者的需求,及时更新展示阐释内容,引入多样化的展示手段,还需要与国内外长城和要塞文化的博物馆进行交流合作,让不同类型的军事防御类历史文化遗存的价值得到传播与交流,中国长城博物馆应当是长城脚下的国际边塞文化交流的舞台,突出长城作为中华文明的载体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作用,促进世界文明多样化的发展,展现中华文化的包容、融合与创新精神。

1735287438846074879.jpg

图4 中国长城博物馆现有展陈方式需要改进


02 智慧的传播

—— 参与性与沉浸式的四维互动


长城是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更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当时修建长城时的盛况现在已经不得而知,长城内外金戈铁马、狼烟四起战争的真实场面如今也只是停留在人们的想象之中。当代已经有足够的科技手段为观众再现长城的历史场景、重大事件、山川地貌环境,改造提升后的中国长城博物馆应当为观众营造身临其境的沉浸式感受的空间。
作为年轻人,更希望能够在博物馆开辟一个独立的虚拟互动展厅,突破一般电脑游戏的二维屏幕,而置身于崇山峻岭的古代战场四维空间中,亲身体验土木之变、抗日烽火的战争场面,体验守护家园、建造长城的困难与艰辛。如果能够在虚拟互动展厅当中与历史人物对话,参观者根据自己的愿望选择与修建和守护长城的工匠、监工、士兵、将军进行交谈,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儿,答疑解惑,获取更多的长城历史信息,那博物馆将会有更大的吸引力。
通过虚拟的手段为观众还原真实历史场景是每一个博物馆在策展环节中不可忽视的环节,作为长城脚下的文化共享客厅,对长城的解读应当是具有教育意义的,但也更应当是详实丰富、生动有趣的。


5.jpg

图5 四维空间构想(网址  https://www.tanmizhi.com/html/14140.html)


—— 智慧联动与相互支撑的博物馆大格局


中国长城博物馆不仅是八达岭长城博物馆,更是展现中国长城历史文化的博物馆,需要站在更高的视角,整合京津冀乃至中国2000余年长城建造历史,以及15个省市长城资源,与长城沿线各个博物馆、展示馆形成联盟,开展广泛的、多样化的展陈交换,活动交流,特别需要实现实时的线上参观游览。我希望能够在参观中国长城博物馆的同时,动动手指,也能够看到长城沿线任何一处博物馆或展陈馆的展品和内容。

同时,中国长城博物馆可以借助首都博物馆等多个博物馆的资源优势和学术实力,在相关学术研究、展品陈列、交流活动中展开广泛性的合作,不仅限于长城主题,还能够通过现代互联网实现博物馆联动的大格局,进而以中国长城博物馆为纽带,将北京历史文化、京津冀历史文化、中国长城历史文化融为一体。


—— 独树一帜的文化创意产品与交流活动


作为长城脚下的文化共享客厅,除了能够使到访长城的客人系统了解长城文化,还需要有高质量的创意产品,包括中国长城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网络平台;有特色的文创产品;针对不同年龄人群的参与性活动;还有面向公众的长城文化讲座,云数字展示系统等等。

作为学术交流大舞台的中国长城博物馆还要牵头开展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汇集多方智慧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方法;探讨应对气候变化下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策略;培养学术功底深厚、视野开阔的青年学者;激发公众热爱长城保护长城的自觉意识。

1735287464160060446.jpg

图6 中国长城博物馆建筑现状照片

八达岭中国长城博物馆的改造提升还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但也为博物馆的发展带来希望,作为长城脚下成长的学子,期待着中国长城博物馆迈向国际的华丽转身。


文章来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