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长城资讯> 落实十九大精神 处理好“三个关系”全面加强承德文物保护利用工作

落实十九大精神 处理好“三个关系”全面加强承德文物保护利用工作

发布时间:2017-12-12
作者:

近年来,文物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这是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对文物工作提出的新目标和新任务。这一要求思想深刻、目标明确,体现了对文物保护的高度重视、对文物工作规律的深刻把握,为推动新时期文物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全面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就必须学深悟透、深刻理解“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精神实质,把握好保护、利用、传承之间的关系,更好的指导工作。

文物保护是前提。文物具有不可再生性,要增强文物安全的底线意识,采取一切措施保障文物安全,决不能发生任何安全事故,这是做好文物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承德文物资源丰富、分布广,保护管理难度大、保护任务尤为艰巨。在新时期,面对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新要求,就必须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务实的作风抓好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切实保障文物安全,为文物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文物利用是过程。文物是稀缺的文化资源,是推进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战略资源。科学合理利用文物资源就是在保护好文物安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文物资源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为经济发展和国家的文明进步服务。承德作为文物大市,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必须深刻认识文物资源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文物资源的优势,合理利用好文物资源,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

传承发展是目的。文化遗产是先人当时劳动生产生活过程的反映,是后人了解古人生活的窗口。要传承文化遗产,就是要传承符合时代需要的科学、历史、艺术和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价值,让宝贵遗产世代传承、焕发新的光彩,为繁荣文化事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承德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以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金山岭长城世界文化遗产为核心的各个时期历史文化遗存4300余处,可移动文物4万余件/套,这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给予承德人民最为丰厚的宝贵遗产,是传承历史开辟未来最为深厚的文化滋养。为落实好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关于文物工作的新目标、新任务,打造文物强市,承德要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的要求,处理好“三个关系”,走出一条符合承德特色的文物保护利用新途径。

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文物保护之间的关系。文物是一个民族或地区历史文化的精髓,承德依山庄而建,因山庄而兴,以避暑山庄为代表的丰富的文物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既是承德的资源优势,又是承德的城市名片。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做到经济发展与文物工作统筹推进,相互协调,让文物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一是要统筹规划。在编制城市发展规划时,要统筹全局,科学规划,坚持与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物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等相衔接,实现“多规合一”。在具体工作中涉及文物保护的,必须事先征求文物部门意见,把文物部门的意见作为相关审批工作的前置条件,研究解决好存在的具体问题,确保经济发展与文物保护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绝不能为了发展经济而损毁祖先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绝不能为了当代人的发展而牺牲后代人享有的文化权益。二是要担当作为。加强文物保护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做到经济发展与文物保护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部门职责,履行好文物保护的职责,给予文物工作大力支持,形成合力,努力提升全市文物保护管理水平,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避免能出现文物部门“单打独斗”、遇到问题独自承担的尴尬局面。三是要打造品牌。近年来,承德市委市政府依托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文物资源,确立了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的总体目标,为确保这一目标尽快实现,需要不断提升避暑山庄文化品牌的社会影响力,把承德优质的文物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良好的生态环境向全社会充分展示,打造城市名片,提升城市的影响力,以此吸引更多有实力的企业来承德投资发展,带动承德经济加快发展,扩大就业,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实现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要处理好保障能力不足与强化文物保护之间的关系。承德作为欠发达地区,又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财力紧张,无力为全市文物保护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但新时代文物工作的新目标和新任务,要求我们不但不能因经济欠发达而影响文物工作,而且要把承德的文物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因此,我们要克服一切困难,在尽最大努力为文物工作提供政策、资金支持的同时,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维,探索新方法、新途径,筹措资金,确保承德文物工作在新时代有新作为。一是要用足政策“争”资金。要充分利用近年来国家加大文物保护资金投入的有利机遇,深入研究专项资金使用方向,吃透政策,做足准备,科学规划,建立项目库,要加强沟通,一旦符合政策要求,确保有成型的项目来争取资金支持,同时还要以锲而不舍的精神盯办项目,提高项目的成功率,最大限度争取国家和省各项专项资金支持,以此进一步提升全市文物保护水平。二是要多元投入“筹”资金。承德文物众多,保护管理任务艰巨,仅仅依靠争取上级资金只能达到抢险的目的,还远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文物保护资金短缺的实际问题,这就需要各级各相关部门开拓思路,研究探索多元化的文物保护资金投入机制。要认真研究国务院相关政策,结合实际,大胆探索,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在保证文物安全的基础上,研究利益分配机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文物保护领域,积极拓宽参与渠道,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资源,形成全社会保护文物的新格局。三是要精打细算“用”资金。专项资金使用有严格的规定,而我市文保资金资金更是来之不易,更应该倍加珍惜,坚持把好钢用到刀刃上的原则,既要按程序选拔一流的队伍实施工程,保障工程质量,又要严格预算管理,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通过精打细算、严格管理打造精品工程、典范工程,坚决避免资金使用上的浪费现象甚至腐败问题的发生,影响文物保护水平的提高。

要处理好文物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关系。保护文物和利用文物相辅相成。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文物保护利用之路。这些指示精神为文物保护和利用工作指明了方向,要求要在保护好文物资源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利用文物资源,坚持立足于保、保用结合的理念,在保护中加强利用,在利用中促进保护。一是要打造文化阵地。重点抓好民族团结清文化展览馆暨承德市博物馆等全市博物馆建设工程,形成以“两馆”为中心,结构优化、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博物馆体系。精心谋划推出具有鲜明教育作用、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品展览,把我市珍贵的文物资源、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展示出来;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同时要积极参加国际国内交流,学习先进经验,把承德的文物资源优势宣传出去,充分发挥馆藏文物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使文物真正“活起来”,为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创造有利条件。二是要做大做强旅游产业。要充分利用文物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资源优势,培育以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为支撑的体验旅游、研学旅行和传统村落休闲旅游线路,坚定不移的把旅游产业做大做强,为游客提供更多更好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旅游产品;要抓住全域旅游发展方兴未艾的大好时机,利用承德丰富的文物资源,加强学习,突出特色,形成产业,通过召开全市旅发大会、承办全省旅发大会的形式,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尽快在全域旅游中占得先机,抢占市场,做强产业。 三是发展壮大文化产业。要深入挖掘文物资源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更加注重实用性,更多体现生活气息,打造文化品牌,延伸文博衍生产品链条,进一步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扩大引导文化消费,培育新型文化业态。近年来,承德先后推出了《鼎盛王朝》、《帝苑梦华》等文化休闲项目,开发了具有山庄文化特色的矿泉水、食品、创意产品等系列文化产品,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一定程度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了文物的经济价值。四是要强化文化传承。承德文化底蕴深厚,要对承德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入挖掘整理,着力围绕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增强区域文化软实力,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古建筑、古遗址、珍贵文物等进行展览展示,进一步把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伟大成就展现给广大人民群众,把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自力更生、开拓进取的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增强国民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自信心,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增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动力。(苏铁成)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