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长城资讯>北京市文物局——牢记嘱托 砥砺奋进 努力推进文物事业创新发展
北京市文物局——牢记嘱托 砥砺奋进 努力推进文物事业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先后发表系列讲话并作出重要批示,为文物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时指出:“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2017年2月24日习总书记再次视察北京时明确指出“北京历史文化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要更加精心保护好,凸显北京历史文化的整体价值,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习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时,又明确指出“通州有不少历史文化遗产,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北京要积极发挥示范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情真意切、语重心长,是文物工作的根本遵循。北京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执行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站在“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的高度,将文物工作纳入全局、顶层设计、统筹发展。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市长陈吉宁等多次对中轴线沿线、大运河沿岸等地的文物保护工作进行调研,对全市文物保护工作提出明确要求,采取了一系列的重要措施。北京市委、市政府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十三五”规划建议、全国文化中心建设规划以及北京总体规划修编等重要文件中,都有专门章节对文物保护工作具体阐述,刚刚结束的北京市十二次党代会也对文物保护工作进行了精心安排和部署。
今年以来,北京市文物局党组严格落实上级指示要求,凝心聚力,重点推进和完成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全面开展了大运河文化带(北京段)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紧密结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深入挖掘大运河文化内涵,进行了汉路县故城遗址发掘,编制了《北京城市副中心2018年-2020年文物专项行动计划》,并启动了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和遗址公园建设的前期工作。
二是加快推进了北京旧城中轴线的申遗工作。编制了《中轴线文物保护规划》《中轴线申遗环境整治规划》,按照申遗标准,开展了中轴线区域的遗产保护、风貌恢复以及环境整治等工作。全面实施了中轴线重要节点建筑群——景山寿皇殿文物修缮等工程。
三是加强了“三个文化带”的保护工作。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牵引,全面推进大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三个文化带”建设。统筹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北京段)中白浮泉、万寿寺、延庆寺、通州“三庙一塔”等保护工程;长城文化带中箭扣长城、古北口长城等保护工程;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中“三山五园”、北法海寺、模式口等保护工程。各项建设稳步推进,成效显著。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是基于形势任务要求和长远发展战略而颁布的一个指导性很强的文件,因此,我们始终将其作为做好一切工作的基本依据,检验工作的基本标准,紧贴实际贯彻执行。
3月,组织召开了全市文物工作会议,传达贯彻文件精神,提出明确要求。研究制定了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重点在保护、传承、利用上进行了强调和明确,各区也都相应制定了实施细则,并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文物工作的基本遵循。
十三陵思陵文物被盗案发生后,北京市文物局及时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国家文物局以及市委、市政府的指示要求,专门召开了全市文物安全工作专题会议,总结教训,举一反三,改进工作。在全市开展了为期半年的文物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对60家隐患突出的文保单位逐一约谈,提出整改措施,限定整改时限。同时,与公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打击犯罪。修订《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巡视检查报告制度暂行规定》,进一步明确区县执法巡查责任,推进文物安全责任制落实。
一是进一步理清思路,牢固确立整体保护理念。按照“构建涵盖旧城、中心城区、市域和京津冀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总要求,将“两轴、两核、三带、多点”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格局全面纳入到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中(“两轴”指传统中轴线和长安街沿线;“两核”指老城区和三山五园历史文化街区;“三带”指三个文化带;“多点”指具有北京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成为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的策源地,实现了历史文化遗产在北京市域连线、成片、环绕全城的整体保护格局。
二是创新工作机制,成立北京市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顶层设计组织机构,由北京市委书记、市长担纲,紧扣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协调处理“都”与“城”的关系,全面领导文化中心建设。
三是创新工作方法。紧紧抓住北京城市战略定位、非首都功能疏解、副中心建设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等机遇,利用公房置换、疏解搬迁等形式,推进一批不合理使用的高等级文物保护单位腾退,如万寿寺东路腾退、天坛医院整体搬迁、八里桥退出现役以及长河疏浚等。
按照《国家文物局2017年工作要点》要求,切实贯彻全国文物局长座谈会精神,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推进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继续推进老城整体保护。完成《中轴线申遗环境整治规划》的编制和上报。结合非首都功能疏解,深入研究文物腾退政策,推进中心城区内皇家坛庙、王府等高等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腾退和保护修缮工作。
二是组织专门力量,深入发掘“三个文化带”的文化内涵。逐一明确三个文化带重点任务清单,统筹保护、传承、利用工作。
三是加快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持续推进区域内考古发掘、调查研究和考古成果保护展示;建设西汉路县故城遗址公园;启动博物馆和考古工作站建设。
四是全力做好汛期文物安全管理工作。落实政府领导责任,强化行政部门监管责任,明确文物管理使用单位主体责任,启动汛期防控预案,确保汛期文物安全。